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明神宗实录》载:“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

据《明神宗实录》载:“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万一乘风揭竿,扬帆海外,无从追捕,死党一成,勾连入寇。”材料的主张

A. 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 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抗清斗争

C. 禁止民间进行对外贸易

D. 表明明初的海禁政策面临挑战

 

D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海禁政策与小农经济的关系,排除A;材料《明神宗实录》反映的明朝的信息,当时清朝尚未建立,排除B;材料认为禁止“边海之民”出海将会导致他们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最终成为敌对势力,意在说明海禁政策不合时宜,存在弊端,故C错误,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表是关于“南京布”名称的几种解释

 

“南京布”是英语汉译名,英文称“NAnking Cloth”,得名于明清时期来华经商的西方人,产地主要是南京。

徐新吾:《江南土布史》

真正的南京土布,是东印度公司指定订购的所谓棕色土布,大约是江南苏、松一带所织的一种紫花布。

严中正:《中国棉纺织史》

“南京布”原初的西方翻译就是“松江布”,当时耶稣会士的购物清单中便明确提及“松江布。

金国平:《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中关于“松江布”的记载及其吴语词源考》

 

 

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南京布”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B. “南京布”的产地是松江地区

C. 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D. 江南地区手工业技术较为发达

 

查看答案

明朝北方边境的粮草供给交给普通商人做,政府省去路程上的消耗。粮草生意风险大,利益小,于是明政府就给往北方边境输送粮草的商人发放“盐引”,让商人们合法地从事食盐生意。这样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商人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这反映出

A. 明朝经济政策在实践中遇到挑战

B. 官督商办是资本主义的早期形式

C. 明朝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明朝北方边防空虚

 

查看答案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从东水门外虹桥以东的田园开始,向西是汴河上的市桥及周围的街市、城门口的街市、十字街头的街市。画面人物达770多人、房屋楼阁100多间、大小船舶20多艘,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各类商店的招牌幌子,酒楼、茶坊与“瓦子”都通宵营业。这些可以佐证开封城

A. 设计体现皇权至上风格

B. “瓦子”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 布局凸显浓厚商业色彩

D. 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查看答案

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 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 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查看答案

东汉班固著《汉书》,其中《沟洫志》记载:自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引泾增修六辅渠和白渠的由来与过程;……黄河决口改道的历史及治理方策的多次论争等。这一记载

A. 反映汉代政府重农抑商

B. 推动了西汉农业发展

C. 说明江南水利重大发展

D. 为后世治水提供借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