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

《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这体现了唐代

A.政治制度的民主进步性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C.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性       D.皇权独尊地位有所削弱

 

C 【解析】 试题“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说明三省六部制下下诏令要经过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才能生效,体现了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故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中正评议人物时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南朝时期,中央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世家大族完全垄断了中央的权力

B. 原选官标准被彻底废除

C. 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

D. 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

 

查看答案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此记载反映了汉武帝推行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度

D. 推恩令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A. 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 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查看答案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查看答案

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