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同学们对其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天...

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同学们对其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做了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A. 甲同学:两个纲领都体现了农民的诉求

B. 乙同学:二者都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

C. 丙同学:纲领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 丁同学:两个纲领都不符合时代潮流

 

B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中《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内容的比较,寻找两者的共同点。《资政新编》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小农经济的要求,C项错误;《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符合时代潮流,D项错误;故B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频仍    B. 社会治安混乱

C. 土地兼并严重    D. 官吏贪暴腐败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 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B. 加强集权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C. 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 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A. 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 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 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查看答案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B. 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C. 反清复明活动日益尖锐

D. 民间走私危及国家的财政收入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工商业市镇兴起

C. 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

D.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