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主张:“不论是真理的持有者,还是美德的富有者,最后却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柏拉图认为:“人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否则,它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这说明两人都
A. 崇尚知识美德
B. 重视道德规范
C. 尊崇法律权威
D. 追求政治民主
下列明清时期思想家言论的共同之处是
A. 抨击程朱理学
B. 反对君主专制
C. 继承儒家思想
D. 倡导经世致用
某思想家曾作诗《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由此推知,该思想家主张
A. 天人感应限制君权
B. 反省内心恢复良知
C. 格物致知在于明德
D. 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
A. 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B. 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
C. 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D. 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A. 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B. “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C. 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D.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董仲舒认为,天意要大一统。政治关系上,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思想
A. 强化了男尊女卑观念
B. 体现了宗法分封原则
C. 体现了敬天法祖观念
D. 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