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民党抗战的三条记录:①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乡,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斩获甚丰。②1941年国民党游击队拔除了二郎庙、封新庄、栖山等日伪据点。③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县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一时声势浩大。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史料可以纠正下列哪一认识
A. 国民党军队整体上积极抗战
B. 国民党抗战主要采取阵地战
C. 国民党军队只在正面战场抗战
D. 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蔡元培认为,民族文化如果能贡献于世界者,有两个重要条件,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为养料。材料表明蔡元培
A. 已经有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
B. 思想观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C. 对中国的儒家文化非常推崇
D. 对西方文化有绝对肯定的倾向
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接着,参议院补充规定: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变化表明
A. 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
B. 《临时约法》的颁布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迁
C.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开始呈现新旧并存特点
D. 南京临时政府注重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 重视海关税收征收
C. 维护外商经济利益 D. 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由此可知王阳明
A. 注重道德实践
B. 批判虚假说教
C. 强调重义轻利
D. 提倡心性修养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关于下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彩
B. 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C. 表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追求
D. 反映书法艺术追求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