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下半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企业职工人数从上年度的3100万剧增至5194万,在这新增加的2000万名职工中,来自农村的有1104万人,占总数的53%。出现上述城乡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 中共八大路线政策的鼓舞
C.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推进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 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 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 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据1882年某报纸新闻,无锡“本届蚕丝丰稔,各路收茧之庄鳞次栉比,较往年多至数倍。每家均设大灶烘焙蚕茧,兼有洋人设庄经收。各乡出数甚多,每日竟有三百担之谱,价亦增昂。”这说明当时的无锡地区
A. 手工业仍保持着核心竞争力
B. 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C. 农业商品化的趋势逐渐增强
D. 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盈余图。图中信息最能够反映出
A. 清政府的财政赤字逐年上升
B. 《马关条约》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C. 近代前期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 晚清政府已逐渐成为洋人的在华工具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家庭人口 | 项目 | 数量(单位:钱) | |
5人 | 收入 | 粮食 | 8500 |
支出 | 赋役 | 2989 | |
日常开支 | 7950 |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A.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 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 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 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A. 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B. 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 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
D. 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