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1882年某报纸新闻,无锡“本届蚕丝丰稔,各路收茧之庄鳞次栉比,较往年多至数倍...

据1882年某报纸新闻,无锡“本届蚕丝丰稔,各路收茧之庄鳞次栉比,较往年多至数倍。每家均设大灶烘焙蚕茧,兼有洋人设庄经收。各乡出数甚多,每日竟有三百担之谱,价亦增昂。”这说明当时的无锡地区

A. 手工业仍保持着核心竞争力

B. 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C. 农业商品化的趋势逐渐增强

D. 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无锡地区的蚕丝出售数量日益增多,价格日益上涨,可知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逐渐增强,C正确。材料只涉及无锡的蚕丝买卖,不涉及其他手工业行业,无法对比,A错误。材料中只说“兼有洋人设庄经收”,但并未表明中国人和洋人收购的数量比例,B错误。D项“已经”过于绝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盈余图。图中信息最能够反映出

A. 清政府的财政赤字逐年上升

B. 《马关条约》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C. 近代前期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 晚清政府已逐渐成为洋人的在华工具

 

查看答案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家庭人口

项目

数量(单位:钱)

5人

收入

粮食

8500

支出

赋役

2989

日常开支

7950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A.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 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 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 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A. 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B. 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 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

D. 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

 

查看答案

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为此,该思想家主张

A. 知行合一

B.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C. 实行仁政

D. 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

 

查看答案

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以深刻的寓意。观察下列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日本吸取历史教训,实现和平崛起

B. 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得到日本关注

C. 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谋求“入常”

D. 世界多个力量崛起,形成多极格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