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A. 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B. 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C.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奉行“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B 【解析】 由“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可知,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在平等谈判基础上寻求苏联的支持,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故B正确;材料反映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在平等谈判基础上寻求苏联的支持,无法体现“一边倒”,排除A;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70年代以来由中国人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买办”资本的比重非常可观。“买,办”受雇于洋行,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 买办完全依附于外国商业资本

B. 买办资本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

C.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源于买办

D. 买办性与民族性既对立又统一

 

查看答案

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内阁常常在与皇帝意见不一时,有一票、再二票三票,乃至四五票,而不是皇帝亲自票拟批出。以下内容与材料符合的是

A. 票拟对谕旨形成有一定约束力

B. 票拟使内阁取得等同宰相的权力

C. 内阁是皇帝的顾问与决策机构

D. 内阁是明太祖基于政务繁冗而设

 

查看答案

宋太宗时大幅改革科举制度,若举人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称“别试”;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称“弥封”。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有时长达50天,称“锁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参考人员日趋多元

B. 考试程序趋向公正

C. 官员选拔方式多样

D. 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查看答案

《甲子语溪闵雨四首之一》云:“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该诗句中提及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 周王室安全

B. 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

C. 王位世袭制

D. 嫡长子继承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