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载:“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可见,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
A. 知行合一
B. 致良知
C. 人悦易从
D. 随材适性
《梁书》卷五十四中记载,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多草木(指棉株),草实如茧……国人多取织以为布”。1960年发掘的吐鲁番阿斯塔那309号墓内则发现了同时期的借贷棉布和锦的契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C.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D. 考古和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汉武帝令诸侯王得“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并求属汉郡;又令仕于诸王者地位低于中央所任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禁止士人和诸侯王交游。汉武帝此举旨在
A. 强化地方行政监察
B. 多管齐下维护统一
C. 不拘一格笼络人才
D. 大力限制诸侯权力
战后货币体制的解体并没有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各国货币并没有因为失去与美元的可兑换性而崩溃,全世界都学会了主要依靠国际协商和迅速交流信息而实现货币稳定。这主要强调了
A. 国际金融协调意识与能力的加强
B. 各国反对美国独掌世界金体系
C. 国家干预无法规避全球金融风险
D. 布留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巨大缺陷
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①时段现象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 美国经济处于黄金发展期
B.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C.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强化
D. 政府公共开支的减少
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
A. 延缓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B. 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C. 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
D. 体现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