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这篇宣言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人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免诸权”。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③必修.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必修《历史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思想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毛泽东“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根据材料三,指出他开辟这一革命道路的原因。

 

(1)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 (2)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原因: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利于开展革命。 【解析】 (1)依据材料出处“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并结合所学可知,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民主和科学。 (2)依据材料时间1924年,以及材料中“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增加了反帝的内容,可知是新三民主义。结合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3)道路:依据材料“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原因:依据材料“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结合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相关所学知识可得出建立的原因是大城市中敌人力量强大,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而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利于开展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思考日益深入精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来到世界,并非是为了经受苦难,而是为了享受快乐。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世界形成之后,则是人类自己努力的结果。”

材料二  不久以前,有人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凯撒、亚历山大、铁木真、克伦威尔等人,哪一个是最伟大的人物?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十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至于那些政治家和征服者,不过是些大名鼎鼎的坏蛋罢了。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惟一的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双手就被缚了。

——摘编自伏尔泰《哲学通信》

(1)指出材料一中作者的主张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怎样的价值观?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哪一核心思想?

(2)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认为牛顿成为伟人所具备的素养。牛顿的科学成就启发了伏尔泰对人类社会的思考,他提出了哪些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思想有何新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A. 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

B. 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

C.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D. 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

 

查看答案

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这两部名著都

A. 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    B.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

C. 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    D. 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

 

查看答案

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在“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关键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有

①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②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

③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④内燃机的创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