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从而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思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表明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
A. 重视法度
B. 尚意
C. 追求神韵
D. 重情
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等文艺图书出现了无书不附图的景象,甚至有的图书版面画图占到了全书的五分之二。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
A. 文艺图书的市场竞争激烈
B. 商品经济促进市民阶层兴起
C. 作家注重文艺创作的革新
D. 活字印刷技术已经日趋成熟
“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内容”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知善知恶是良知”
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 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纲常伦理 D. 天人感应理论
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而格物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
A. 道德修养
B. 君主专制
C. 科学真理
D. 经世致用
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A. 长安、太学
B. 洛阳、书院
C. 南京、国子监
D. 曲阜、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