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是史籍关于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的记载。“便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是史籍关于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的记载。“便服裘帽,惟取华丽,或娼优而僭拟帝后,或隶仆而上同职官,贵贱混淆,上下无别。”“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赴观焉。……南都(指南京)服饰,在庆、历前犹为朴谨。近年以来,殊形诡制,日新月异。”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本地止以商贾为业,人无担石之储,然亦不以储蓄为意。即舆夫仆隶奔劳终日,夜则归市酒,夫妇团醉而后已,明日又别为计。”“乃今之江南犹多此俗人家,儿子娶妇,辄求分异。……兄弟当分,异居异财。”“婚娶颇多论财,嫁女竞侈,穷极靡丽,富贵妆资从厚。”

——摘自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带来的历史影响。

 

(1)特点:在服饰上突破了传统的礼制和等级制度;衣食住行、嫁娶等方面出现奢靡风气和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商贾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传统贱商观念有所改变);出现家庭小型化现象(出现兄弟、父子分产别居现象或人们的私有财产观念得到强化)。。 (2)影响:政治上:冲击了封建等级制度与传统家庭结构; 经济上:促进人口流动,有利于城镇就业,推动工商业发展; 思想上:传统贱商思想出现变化,有利于市民阶层的觉醒; 社会生活上:奢侈之风造成浪费、贫困加剧等社会问题,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社会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也是围绕着这些方面进行概括,要结合当时商业的发展来进行概括,主要强调“服饰方面礼制和等级制度的逐渐消失、商业的发展使习奢华、乐奇异现象的出现以及兄弟当分,异居异财家庭小型化”现象等。 (2)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带来的历史影响要多角度的分析,例如,从政治角度主要强调对封建等级制度与传统家庭结构的影响,从经济角度主要强调有利于商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思想文化上主要强调市民阶层的觉醒以及市民文学的出现均是可以的,而社会生活上的奢侈之风则要强调是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查看答案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

A. 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 出现雇佣关系

C. 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查看答案

为适应外国客户的需要而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是在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查看答案

荀况《荀子·王制》中记载:论百工(评论各种工匠的技术),审时事,辨功苦(精巧与粗劣),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管理工匠的官)之事也。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   )

A. 官府对手工业的制造、管理有严格的制度和规定

B. 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

C. 汉代手工业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

D. 官营手工业有专门的官府作坊,不能私自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

 

查看答案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 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 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 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 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