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B.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C.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D.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握
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
A. 制瓷业开始兴起 B. 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C. 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 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A. 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B. 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政府不重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B. 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C. 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 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