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 )
A. 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 B. 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
C. 私营手工业主要自己消费 D. 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 技术水平不高 B. 生产成本低
C. 供皇室使用 D. 面向市场
我国古代制瓷技术形成两大系统是在
A.战国 B.西汉 C .东汉 D.唐朝
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 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B. 农业生产地位降低
C. 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D. 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2年7月15曰,中国外交部次长傅秉常在约见英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安德鲁斯时,又明确提出中国收回香港的主张。在1942年底中英关于签订新约的谈判中,香港问题成为中英争执的焦点……
——《抗战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交涉》
材料二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指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对收复香港问题的态度。并分析没有达到目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的原则立场及其结果和原因。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材料二 宪法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1)指出材料一、二各出自的政治文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