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摘自《秦废封建》

材料二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摘自顾炎武《郡县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的地方管理制度及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顾炎武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评价及其提出的新主张。

 

 

(1)制度:实行郡县制。 理由:秦始皇认为分封制导致诸侯争战,郡县制有利于天下安定。 (2)评价:分封制的弊端是地方权力过大,郡县制的弊端是中央过于集权。 新主张: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增强地方自主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可知是郡县制;第二小问理由依据材料一“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可知答案。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信息可知分封制的弊端是地方权力过大,郡县制的弊端是中央过于集权;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可知其主张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成立的某国际组织首脑会议宣言强调:冷战和它变成真正战争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和平共处的原则是替代“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该组织是

A. 欧洲联盟

B. 不结盟运动

C. 联合国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北约组织    D.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查看答案

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发表这一言论的背景是

A. 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全部结束

B. 俄国遭受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C. 七月流血事件使人民群众觉醒

D.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甚至还主张暴力革命……但他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未能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根本缺陷”是指

A. 未对资本主义制度进入深入批判

B. 未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使命和作用

C. 对未来理想社会设想不够健全

D. 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良心发现

 

查看答案

1689年,某国外交官提及英国当时政治状况是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签署的条约不过是一纸空文。这种状况的形成是因为当时英国

A. 王权的神圣性没有改变

B. 限制王权法案的实施

C. 国王已经成为虚君

D. 议会的权力来源于国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