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伯承同志(1892年~1986年)“对于自己的使命,是兢兢业业以求实现的”,最近五年,“遵行三民主义和党的政策,未尝逾越一步”。这一评说肯定了刘伯承
A. 投身北伐战争的壮举
B. 信奉三民主义的精神
C. 献身民族抗战的功业
D. 挺进大别山区的贡献
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其中“暗夜南湖亮斗星”指代的历史现象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某爱国运动的宣言提出:“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场爱国运动是
A. 五四运动
B. 国民革命运动
C. 一二·九运动
D. 全民族抗日运动
孙中山研究了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了西方政治制度、经济民生和社会状况,就民生方面提出的主张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贸易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材料中“在此以后”的“此”应是
A. 《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
B.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C. 《南京条约》附约领事裁判权
D. 《辛丑条约》严禁人民反帝
1840年——1900年,列强向中国发动了数次侵华战争,造成了中国人民深重的灾难。其中有一次战争,有国人赋诗:“书生忽戎装,誓保台南北,当时好意气,灭虏斯克刻。”与诗中表达的内容相关的侵华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中日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