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权;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

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权;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A. 汉代内外朝制度

B. 唐代三省制度

C. 元代行省制度

D. 明代的内阁制度

 

D 【解析】 明代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把权力独揽于自己手中,但诸多事务,仅凭皇帝一人是忙不过来的,所以逐步形成了内阁制度。内阁中权力最大者是内阁首辅,相当于过去的丞相,即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故D项正确;A和B项均有丞相名和权,排除;C项属于地方行政机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材料中的“我朝”指的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查看答案

“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反映的选官任官制度是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 御史制度

B. 科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查看答案

上述情况出现在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查看答案

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