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小说《平凡的世界》描述20世纪70年代初,主人翁孙少平“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

小说《平凡的世界》描述20世纪70年代初,主人翁孙少平“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很快就被人揭发,每天被人监督”。小说的故事背景是

A. 文化大革命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改革开放以后

 

A 【解析】根据题干“20世纪70年代初”“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很快就被人揭发,每天被人监督”可知这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解放战争是在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是20世纪30—40年代, 改革开放以后是1978年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 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 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巩固苏维埃政权

 

查看答案

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在对《资本论》进行全面批判的同时,认为“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劳动者与资本家“所得的各自部分”“实在未能公允,实在应谋改革”。他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基于

A. 经济的迅速发展

B. 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完善

C. 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电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1949年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 民国三十五年

B. 民国三十七年

C. 民国三十八年

D. 民国四十年

 

查看答案

1942年10月,美英两国公开声明,将与中国政府谈判,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订立平等条约。1943年5月,中美英正式交换批准文本,新约开始生效。其主要内容有美、英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废除《辛丑条约》等。中国外交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努力的结果

B. 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提高

C. 中国遭受沦陷,美英特权形同虚设

D. 美英通过外交行为打击汪伪政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