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9年到1959年,国庆阅兵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从1949年...

1949年到1959年,国庆阅兵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从1949年的“万国造”到1954年“全苏式”,再到1959年受阅部队的最新式武器装备由我国自行制造。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

B. 中国承担越来越大的国际责任

C. 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D. 外交“一边倒”局面日益巩固

 

C 【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变化过程,说明在国防建设方面真正做到了独立自主。故答案为C项;材料只反映武器装备的改进,不能说明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一边倒”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反映的变化不符,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民族实业家的代表之一“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股。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

A. 在一战以后遭受外国资本打压

B. 在国共内战时期遭受国民政府搜刮

C. 在抗战时期遭受官僚资本排挤

D. 在解放战争时期遭受美国资本排斥

 

查看答案

国民党军委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1939年2月举办了国民党军游击干部训练班,中共派叶剑英等人讲授游击战争理论,培养游击战争骨干。国民党军委会意在

A. 适应敌我双方相持的形势

B. 扶持共产党的敌后抗战

C. 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

D. 塑造政府积极抗战形象

 

查看答案

1935年12月,中共领导人谈到政权性质时指出:“我们的政府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但是现在的情况,使得我们要把这个口号改变一下,改变为人民共和国,促使这一改变的原因是

A.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B. 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

C.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 国民党的国内政策转变

 

查看答案

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据此推断合理的是,作者

A. 关注民族危机,主张教育救国

B. 质疑华夷观念,推崇西方文明

C. 顺应时代潮流,主张与时俱进

D. 忧虑社会革命,怀念清朝统治

 

查看答案

1897年,上海的官员们举办了一场舞会,他们按照“西仪”带来了女眷,有女眷用西语“与西人侃侃而谈”,还请来外同乐队伴奏。对此,有报纸解释说:西人“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这说明

A. 西方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B. 政府在习俗变革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C. 开明人士已能认同西方社交方式

D. 社会上层崇尚中西合璧的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