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形态: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予以牵制;原因: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 【解析】 形态:根据“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得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根据“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得出: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予以牵制;根据“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得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根据“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结合所学得出: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原因:根据“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并联系明朝宦官专权的史实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贵族、士族势力,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为“元嘉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420年—422年在位)于称帝前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打击了腐朽、黑暗的奠定了南朝政治的雏形。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其改革措施主要有:

一、整顿吏治,裁汰冗员。在罢掉或处死的官吏中有许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一律严惩,甚至处死。

二、重用寒人。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

三、继续实行“土断”,抑制兼并。多数侨置郡、县被合并或取消。.在户籍上,不再分土著和侨人。对于势家大族隐藏户口的,严厉清查。还禁止豪强封锢山泽、乱收租税,人民可以任意樵采捕捞。

四、整顿赋役制度。刘裕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凡是州、郡、县的官吏利用官府之名,占据屯田、园地的,一律废除。凡宫府需要的物资,“与民和市”,照价给钱,不得征调。还减轻杂税、徭役等。

五、在法制上,刘裕对东晋以来苛刻的刑法也进行了改革,永初三年(422年)正月,下诏“刑罚无轻重,悉皆原降”。

六、重视教育。敦崇学艺,修建庠序。选备儒官,弘振国学。

——摘编自《宋书武帝本纪》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裕改革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重农抑商的政策和理念对古代中国产生极大影响,也是当今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趋)本务而寡末作。

——《韩非子·五蠹》

(1)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对“商”的认识。

材料二唐宋以来,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统治者曾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措施,但这只是在“重农抑商”大背景下的局部性变动与调整。部分学者将这些政策措施称之为“恤商”政策,很显然,如果没有“抑商”,何来“恤商”。

——刘颜东《抑商还是重商:中国古代商业政策再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以来统治者的商业政策。并指出出现这种复杂情况的原因。

材料三当然,不能否认重农抑末思想在宋以后至清代的长期存在。在一般士大夫甚至皇帝的议论中都有其地盘。但应当加以强调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所有议论都不曾改变经济上官、商分利的政策原则。人们喜欢举雍正五年发布的一份诏书作为清代抑商的证据。的确,他说了“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之类的话,但是,他对于农民“群趋为工”的现象并不主张强行抑制,而是训谕地方官“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郑韶《重农抑商是“固定国策”吗?》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以后对“商”的思想和政策的看法。作者认为雍正五年发布的诏书能否作为清政府实行抑商政策的证据?为什么?

(4)综上材料,研究者应如何全面认识古代中国商业政策的复杂性?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唐朝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 唐长安

B. 宋开封

C. 元大都

D. 明北京

 

查看答案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 保证了决策机密

B. 强化了专制皇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适应了军务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