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是在社会变革中不断演变和逐步形成的。一方面学习外来先进的教育思想...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是在社会变革中不断演变和逐步形成的。一方面学习外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另一方面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民国元年,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教育宗旨:“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不久又颁布了有关高等教育的《大学令》。《大学令》中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大学设预科及本科,预科修业三年,本科修业年限按各科性质,三年或四年不等。本科毕业称学士。大学另设大学院,培养研究生。大学设校长一人及各科学长一人;教师分教授、助教授及讲师三种;各科设讲座。大学设评议会,由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组成,负责评议大学的一切重大问题。从《大学令》的整个内容可以看到,这个高等教育体系完全抄袭自邻国日本。而日本的学制又是以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为蓝本。这个学制公布以后没有实行多久,就被美国式的学制所代替,称《壬子癸丑学制》,整个体系都是抄自美国。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明确了高等教育为工农开门,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从1952年起,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另外,批判了“通才”教育和理论脱离实际的思想,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经过调整,综合大学由49所调整为14所,工业院校由28所增加到38所,农业院校由18所增加到29所,医药院校由22所增加到29所……1958年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工科院校。到1966年以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社会学科、艺术、体育、外语、师范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1953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中规定,高等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全国高等学校的建设计划、财务计划、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产实习规程以及其他重要法规、指示或命令,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

(1)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背景。

(2)依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建立初期高等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特点:道德教育和功利性教育并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西方文化教育并举);强调综合人才培养并适应国家需要;仿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学具备教育自主权。 背景:辛亥革命时期思想启蒙不足,对封建文化批判不彻底,民国初期国民教育水平低下;西方文化和高等教育制度不断传人并深刻影响中国;19世纪末以来,日本、美国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学习西方高等教育的重要对象。 (2)变化:中国共产党确立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面向工农,为社会服务;借鉴苏联经验,专才教育逐渐取代了通才教育;重理轻文,理工科院校大幅度增加;教育权集中于教育部门。 原因:新中国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外交上实行一边倒,强调学习苏联;大规模工业化展开,急需相关建设人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解析】 试题(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注意道德教育……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设评议会……负责评议大学的一切重大问题。这个高等教育体系完全抄袭自邻国日本……被美国式的学制所代替”等关键信息,可从教育宗旨、教育管理、教育体制渊源等方面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缺陷、西学东渐等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高等教育为工农开门,为生产服务的方向。……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工业院校由28所增加到38所……1958年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工科院校。高等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等关键信息,从教育领导权、教育方向、学校类别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中国

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

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④18~19世纪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卢梭:“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

 

(1)根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思想发展的主要特征。

(2)结合所学,概括④时期中西方思想主张及分析思想产生的共同时代背景。

(3)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查看答案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轰轰烈烈,人有评论说实际上每个互联网企事业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例如:淘宝是互联网+零售;小米是互联网+制造;QQ是互联网+通信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互联网已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 互联网发展颠颠覆了传统行业

C. 互联网已经部分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D.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行业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查看答案

爱因斯坦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的绝对性“为基石,建立起狭义相对论的理论体系,并得到大量重要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结论。这表明狭义相对论

A. 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B. 将物理学发展到新的高度

C. 超越了世人的认知水平

D. 具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的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 民族、民生

B. 民权、民生

C. 民族、民权

D. 富国、强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