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此观点

A. 蕴含了近代西方议会政治的理念

B. 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

C. 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

D. 全面否认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否定以皇帝的是非作为评判标注,主张发挥学校的作用,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C项正确。黄宗羲的观点具有早期的民主色彩,但不是蕴含了近代西方议会政治的理念,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西学东渐的信息,而是强调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排除B。D项错在“全面”,而是强调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天地间唯理与势为最尊,虽然,理又尊之尊者也,庙堂之上言理,则天子不得以势相夺。即夺焉,而理常伸于天下万世。故势者帝王之权,理者圣人之权也。帝王无圣人之理,则其权有时而屈。”这材料表明

A. 理学家希望通过帝王的“正心诚意”树立良好的政治典范

B. 封建帝王有意识的将理学树立为统治臣民的工具

C. 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在理学的流变中被严重的曲解了

D. 理学家的“理”也是政治领域中对抗君主专制的手段

 

查看答案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西汉自宣、元以后,任职丞相者共18人,其中就有14人以明习经学起家。上述现象

A. 是“独尊儒术”实施的结果

B. 表明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

C. 说明丞相素质得到了提升

D. 有助于广大平民参与政治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

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

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

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老子孔子韩非子

B. 墨子孔子老子

C. 孔子韩非子墨子

D. 孔子韩非子老子

 

查看答案

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 缓和诸侯纷争

B. 强化中央集权

C. 构建平等社会

D. 规范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大事记(1912年部分)

 

时间

主要内容

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月15日

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式辞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与袁世凯。

2月12日

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2月13日

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宣布赞成共和。

3月3日

中国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一、二、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4月1日

孙中山正式宣告辞去临时大总统职。

 

 

材料二  “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中共在民主革命进程中遭遇多次危机,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选自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概括出这次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导致了什么后果?在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共召开了什么会议进行及时调整?秋收起义后,中共从国情出发提出了什么革命思想?针政党在危机中的转折,你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