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

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 事权的分割

B. 科举制的完善

C. 理学的兴起

D. 租佃制的发展

 

C 【解析】试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采取分化事权的方式。这种加强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措施,造成了机构臃肿庞杂,效率很低,故答案为A。科举制与机构臃肿庞杂和效率低下无关,排除B;理学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与“无效率”的行政体制没有关系,排除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朝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查看答案

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节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王位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查看答案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的政治特点“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

A. 分封制度

B. 宗法世袭制度

C. 郡县制度

D. 封建社会制度

 

查看答案

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情感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于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行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南京条约》中丧失的国家主权,由此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析梁启超当时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目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1875年宪法,第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举产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议权,法律须经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施行,总统签订的条约如涉及领土问题,须经议会通过。总统非经两院同意,不得宣战……宪法对于责任内阁的组成并无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与英国大体相似。

材料三  (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和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所有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帝国的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示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该图反映出这种政治制度的什么原则?

(2)19世纪晚期,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从国家元首的职权、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方面比较这两种政治体制的异同。

(3)由以上材料概括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