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指出,“如果一国的法律认为应该容忍好几种宗教的话,那么法律也就必须要求这些宗教彼此互相容忍。一切受到压制的宗教,自己必将成为压制异教的宗教。这是一条原则。”下列最符合该原则的理念是
A. 天赋人权说
B. 教随国定论
C. 宗教自由观
D. 社会契约论
早在西方启蒙运动之前就有人指出,实际上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国民对君主承担相应的义务,而君主对国民具有保护义务,这反映了
A. 君主立宪的观点
B. 社会契约的理念
C. 革命权利的学说
D. 天赋人权的思想
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
A. 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
B. 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
C. 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
D. 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洛克阐述的是
A. 天赋人权思想
B. 人类意识觉醒
C. 信仰自由理论
D. 民主制度诉求
《西方文明史》写道:“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是
A.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 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C. 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打击
D. 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
(题文)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A. 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B. 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
C.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D.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