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共和...

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②“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③“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④“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A. ②④③①

B. ③①②④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④①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①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共和思想,②体现的是维新派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批评,③体现的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④体现的是资本阶级革命派的革命主张。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③②④①,故排除A、B、C项,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0年6月,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对象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种做法

A. 实际上恢复了高考制度

B. 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C. 贯彻了新中国教育方针

D. 体现了拨乱反正的要求

 

查看答案

“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材料中的“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指的是

A. 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 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 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 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查看答案

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

A. 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

B. 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

C. 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芽的母体

D. 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张整理国故,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这反映了

A. 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

B. 胡适思想方面守旧落后

C. 新旧文化存在互补调和

D. 新文化运动科学理性的一面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梁启超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

B. 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C. 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

D. 为建立民国作思想准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