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之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引自《国史大纲》
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门无寒门,下门无士族”者也。
——自《宋书·恩幸传》
材料三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则材料的选官制度并说明选官标准是什么?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制度。
下图所示的“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表明

A. 美国世界霸权地位丧失
B.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美之间的矛盾彻底消除
D. 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
A. 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
B. 国际社会促进两岸和解
C. “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D. 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是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是
A. 参加万隆会议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出席日内瓦会议
D.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 年6 月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
A.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