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国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新蜀报》的社论写到:“华北方面,我军采取英勇的攻势,所...

民国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新蜀报》的社论写到:“华北方面,我军采取英勇的攻势,所获战果,最为伟大,在三年抗战中,创造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少有的辉煌记录。”该社论评论的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百团大战

D. 平津战役

 

C 【解析】 根据材料“民国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可知是1940,由材料“华北方面”、“在三年抗战中,创造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少有的辉煌记录”等信息可知是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C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与材料不符,排除A。太原会战是1937年10月至11月,中国第二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与材料不符,排除B。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罗店第四军溃退,但左右各部队未动摇,故未致大害。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材料表明

A. 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

B.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

C. 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信心

D. 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战主战场

 

查看答案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华北事变

 

查看答案

“万里征途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与诗中空格部分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A. 南昌起义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三大

 

查看答案

“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提出于(    )

A. 大革命时期    B. 井冈山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北伐的最主要成果是

A. 完全推翻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B. 歼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C. 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部分武装    D.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