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华北事变

 

A 【解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之间一共经历了十四年,故A应该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所以选A;七七事变是八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故排除B;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华北事变发生于1935年,到1945年也不足十四年,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万里征途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与诗中空格部分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A. 南昌起义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三大

 

查看答案

“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提出于(    )

A. 大革命时期    B. 井冈山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北伐的最主要成果是

A. 完全推翻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B. 歼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C. 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部分武装    D.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查看答案

有人在描述某历史事件时说:“前期青年学生是先锋,后期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描述的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国民革命

D. 土地革命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领导北伐战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