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路甬样说,量子论和相对论已经共同成为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也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认识。这表明量子论和相对论
A. 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革命理论
B. 奠定了20世纪现代科技的理论基础
C. 主要历史价值在于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D. 其价值包括科技和社会思想的解放
20世纪,他以其关于弯曲空间的稀奇思想抓住了公众的想象,他成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思想家。美国以隆重的仪式欢迎了他,为他独行侠式的创造所倾倒,“思辨威力的一个最美妙的例证”,“遮掩真理的墙已被推倒”,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他的贡献
A. 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B. 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C.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D. 充满了个性的浪漫主义
18世纪以前,“古代中国”在西方人的笔下可说是尽善尽美,但自19世纪以来,英、美基督徒却将其变成了诈骗、不公正、没有灵魂、杀婴、奴隶、仇外主义、否认真理的代名词。对“古代中国”的不同描述反映出
A. 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受到冲击
B. 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日益深入
C. 西方经历了剧烈的观念变动
D. 西方世界兴起和中国的衰落
卢梭认为,代表的观念是近代的产物,在古代的民主国家里,人民从不曾有过代表,他们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名词。卢梭的本质意图是
A. 否定近代的代议制
B. 强调“人民主权”说
C. 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D. 倡导“社会契约论”
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的种种弊端,认为“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制。他断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与自由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理性,推动社会繁荣。这表明伏尔泰
A. 提倡天赋人权
B. 批判教会神权
C. 反对君主制度
D. 倍加推崇理性
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 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
B. 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
C. 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
D. 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