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中提出“数与道非二本”,并且认为,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撰《数书九章》,通过数学而“进之于道”。由此可知秦九韶( )
A. 追求奇技淫巧 B. 践行格物致知 C. 探索格心致知 D. 追求科学理性
《三字经》成书于宋代,全文用典多,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是中国古代典籍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的出现反映了
A. 宋代儒学无异于孔孟儒学
B. 宋代儒学走向普及化
C. 宋代儒学发生了根本变化
D. 宋代儒学走向思辨化
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
A. “求之性情”
B. “发明本心”
C. “内积忠信”
D. “只是致知”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14岁入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较低等的妃嫔),后被唐高宗立为皇后,唐高宗死后她先后废掉了唐中宗和唐睿宗,最后称帝建周。在北宋的理学家看来,唐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妇女地位高
B. 武则天具有较高政治智慧和野心
C. 唐代时儒家的正统地位严重削弱
D. 唐朝皇帝昏庸无能导致大权旁落
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A. 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
B. 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
C. 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
D. 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
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人物的恩惠更大。”对该项发明阐述最准确的是
A. 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B. 炸毁了封建骑士阶层
C. 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D. 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