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A. 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
B. 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
C. 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
D. 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
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人物的恩惠更大。”对该项发明阐述最准确的是
A. 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B. 炸毁了封建骑士阶层
C. 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D. 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春秋决狱比》中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拿棍子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官府认为儿子犯了殴打父亲的重罪,要按律处死。但董仲舒根据孔子的观点,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所以应免罪。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 孝治天下、儒家独尊
B. 原心定罪、以礼入法
C. 德主刑辅、以人为本
D. 纲常为主、刑法为辅
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 儒学之外的其他学说被禁绝
C. 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韩非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下列措施能印证韩非这一主张的是
A. 车同轨、书同文
B. 禁毁诗书
C. 崇尚黄老
D. 罢黜百家
易中天教授曾经评价先秦某思想家说:“在他心目中,‘民权高于君权’。在他看来,君权虽为天授……名为天授,实为民授。”以下各项中,能够为上述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A. “我无为而民自化”
B.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C.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