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成为社会热点。下列是某一时期对汉字的评述:1.汉字...

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成为社会热点。下列是某一时期对汉字的评述:1.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能直接地改用拉丁字母了。2.中国文字……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3.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4.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对此评述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汉字发展经历三千年,书写麻烦,难以辨别,应当废除

B. 这些评述应该出现在洋务运动时期

C. 上述评述说明当时国人有文化自虐心理,是崇洋媚外的体现

D. 上述评述说明资产阶级激进派对待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认知

 

D 【解析】 试题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中国汉字发展历经三千多年,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传统文化中既有优秀的文化营养,又有消极的内容,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废之诚不足惜”“倘若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不可不先废汉字”,上述评述说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待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认知和态度。A不够全面,B洋务运动目的是“中体西用”,错误。C表达不够准确,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的观点依次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中保中国,不保大清”,其中持“主保中国,次保大清”观点的是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革命派

 

查看答案

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 近代中国印刷业滞后

B. 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

C. 中国社会变革意识淡薄

D. 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

 

查看答案

“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蕴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人类获得“一个巨大的新能源”的关键是

A. 机器的发明    B. 蒸汽机的改良    C. 电力的应用    D. 石油的开采

 

查看答案

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 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B. 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 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 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查看答案

瑞典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评价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这里的“新的科学思想”是指

A. 系统合理地说明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B. 提示了热辐射过程中能量分布的规律

C. 彻底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D. 提出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