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计量史学强调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

计量史学强调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下表所示的数据变化1957~1963年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表

A. 受农业生产持续减产的制约

B. 与工业生产效益的起伏吻合

C. 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

D. 与全国人口总量的涨落一致

 

C 【解析】 试题结合所学知识,1949~1957年这一时期由于开展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设,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 1958~1960年为这一时期由于开展“大跃进”,使农村人口迅速涌向城市,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左倾错误导致三年经济困难, 1961~1963年期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大力精简城市人口,因此出现上述现象,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材料主要说明

A. 工业化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机

B. 圈地运动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 英国的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D. 自由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恩格斯曾指出,罗马法虽然是奴隶制社会的法律,但它同时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是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法”。罗马法之所以能够获得近代伟人的高度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罗马法的基本精神突出表现在其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以下各项与以上三种精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

B. 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对专制

D. 维护法律公正—保证公民财产—调节经济纠纷

 

查看答案

1931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不能反映当时

A. 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

B. 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社会

C. 人们婚姻观念已发生变化

D. 人们婚姻关系已具有近代化特征

 

查看答案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下面关于孙中山改历改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

B. 含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

C. 彰显了孙中山的共和观念

D. 意在破除君主制度给人们的思想束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2014不是1917,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摘自凤凰资讯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

(2)材料二中提到的“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3)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哪些违背“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