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材料主要说明

A. 工业化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机

B. 圈地运动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 英国的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D. 自由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

 

A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说明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贫富分化现象严重,可能会出现人民起义的革命事件,所以A项正确。圈地运动此时已经结束,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CD均未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恩格斯曾指出,罗马法虽然是奴隶制社会的法律,但它同时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是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法”。罗马法之所以能够获得近代伟人的高度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罗马法的基本精神突出表现在其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以下各项与以上三种精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

B. 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对专制

D. 维护法律公正—保证公民财产—调节经济纠纷

 

查看答案

1931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不能反映当时

A. 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

B. 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社会

C. 人们婚姻观念已发生变化

D. 人们婚姻关系已具有近代化特征

 

查看答案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下面关于孙中山改历改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

B. 含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

C. 彰显了孙中山的共和观念

D. 意在破除君主制度给人们的思想束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2014不是1917,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摘自凤凰资讯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

(2)材料二中提到的“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3)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哪些违背“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查看答案

“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敕。在宋代,是宰相向皇帝上折子,先得皇帝同意或批改,再正式拟旨。而在明代,则是一切诏令皆由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下帮忙,全部责任在皇帝。”《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段话说明了

A. 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B. 君主专制大大加强

C. 决策更加严谨合理

D.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