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敕。在宋代,是宰相向皇帝上折子,先得皇帝同...

“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敕。在宋代,是宰相向皇帝上折子,先得皇帝同意或批改,再正式拟旨。而在明代,则是一切诏令皆由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下帮忙,全部责任在皇帝。”《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段话说明了

A. 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B. 君主专制大大加强

C. 决策更加严谨合理

D.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代发展到到明代,诏令皆由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下帮忙,这说明君主专制大大加强,皇权不断强化,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不是中央集权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决策更加严谨合理,故C项错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早在秦朝已经发生,故D项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19世纪末日本提出“投资设厂”,其共同点是

A. 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刺史能够“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东汉时有诏书云:”刺史二千石”,又常刺史兼领兵作战之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

A. 刺史的权力有扩大趋向

B. 东汉时刺史失去监察职权

C. 西汉朝刺史的职权变化无常

D. 刺史的监察对象为各级官员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的正确顺序是

A. 科举制——世官制——察举制

B. 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

C. 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

D.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查看答案

赴俄谈判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迫使俄国归还伊犁的中国政府代表是

A. 左宗棠

B. 李鸿章

C. 张之洞

D. 曾纪泽

 

查看答案

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B. 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C.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D. 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