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义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情况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

——摘编自李科玲《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论题:社会进步促进了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 阐述:意大利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后,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要求以人为中心,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近代人文主义产生了。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满足于仅仅对人性的尊重而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启蒙运动在这时兴起;人文主义发展到了理性主义阶段。随着近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逐渐深化,外延也不断扩展。这些都表明在社会进步的推动下,近代人文精神得到了发展。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以人文主义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入题,实际是要求学生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的互动关系。在作答时,首先要拟定论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点既可以确定人文主义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也可确定社会进步促进了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前者可从自由主义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后者要突出重大文化现象的历史背景的挖掘。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同   原因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和资产阶级建立自己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要求   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本质   都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运动,从思想内容上看,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作用   都起了思想解放作用,打击了天主教的神学统治   异   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资产阶级形成(新兴)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场手工业大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兴起 发展   兴起于意大利,后扩展到西欧   起源于英国,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影响全世界。   斗争矛头   封建教会   封建制度   活动范围   主要在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取得成就   在政治、经济、哲学、科学等多方面成绩显著   斗争武器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斗争形式   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抛弃宗教外衣   影响   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流派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同时也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   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和启蒙运动几乎发生于同一时期,但其影响却大相径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明)黄宗義《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请回答:

(1)有学者指出,明末儒学呈现“承古而萌新”的特点。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先天不足”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息。

材料二  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次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欧洲一般人所知。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化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

——以上材料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文化复兴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以及对文明发展的启示。

 

 

查看答案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查看答案

有一篇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被称为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读图,根据所学判断,该作品产生的地区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最南至西沙群岛,最北至北极圈内)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这说明(   )

A.国家的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C.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