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 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B.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C. 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 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路德确信自己己经知道了如何获得上帝的恩典。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其他人迫切希望获得同样的内在恩典状态并确保灵魂得救。”路德所谓的“内在恩典状态”是指
A. 购买“赎罪券” B. “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C. 实现教会的民主化 D. 虔诚信仰天主教会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 社会契约论
B. 人民主权说
C. 自由平等
D. 三权分立学说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材料表明
A. 启蒙运动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B. 经济思想是启蒙运动的主要议题
C. “重商主义”不能推动经济发展 D. 启蒙思想家反对干预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16世纪东西两位思想家的言论,其共同之处是
A. 挑战权威
B. 否定神性
C. 崇尚理性
D. 倡导民主
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革
A. 宣传了早期天赋人权思想
B. 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C. 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 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