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他们(智者学派)的一切学问,无论伦理学也好,修辞学也好,论辩术也好,都蕴藏着一...

“他们(智者学派)的一切学问,无论伦理学也好,修辞学也好,论辩术也好,都蕴藏着一个哲学的原则,一个思想体系、意识形态的原则”。对于该“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发现“自我”,探究哲学意义上的“人”

B. 倡导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原则

C. 获得人本身的解放,构建符合人性的社会

D. 个人主义,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D 【解析】根据“他们(智者学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在树立人的尊严的同时,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给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故D项正确;A项是苏格拉底的思想;BC项是启蒙运动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以下观点属于“一致"的是

A. 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    B. 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管理

C. 平民政治是最好的政体    D. 以个人判断为标准

 

查看答案

顾炎武曾批评明代后期学者赵凡夫的《说文长笺》(研究传统语言文字、音韵等方面的著作)过于简陋粗疏。现代学者解释:“明代后期谈《说文》,总是学问上努力的表现,清初研究《说文》成绩卓越的人渐多,自然看不惯明朝学者的粗疏,惟我们觉得开风气之先的,都是粗枝大叶的。”现代学者所说的“开风气之先”指的是何种风气的转变?

A. 从注释经典到谈论心性

B. 从空谈心性到注重实学

C. 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D. 从固守旧学到西学东渐

 

查看答案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

A. 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 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

C. 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 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

 

查看答案

元代净明道创始人西山道士刘玉提倡用“日知录”“功过格”一类善书规范自已的日常行为,希图通过格守道德而成仙得道。这反映了

A. 道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道思想开始合流

C. 道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查看答案

对于“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释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说明了心学

A. 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

B. 强调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C. 对程朱理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D. 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