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左传·昭公兰年》载:“四升为豆。”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豆”属象形文字
②小篆字体略长,富于图案美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下下图种字体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 汉赋和唐诗
B. 话本和小说
C. 元曲和傩戏
D. 风俗画和文人画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A. 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B. 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 北朝至唐,儒学失去正统思想的地位
D. 唐朝时形成“三教合归儒”的现象
下图为西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开始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 专制统治的加强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科考制度的影响 D. 思想控制的强化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 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B. 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C. 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 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宋汴京与各州县政府均设有“店宅务”,负责对政府公屋的出租与管理。宋真宗年间,汴京左右厢店宅务共有公租房23300间。汴京店宅务的公屋,每间月租金约400~500文钱。当时,汴京一名中下层市民日均收入约200文钱。汴京左右厢店宅务各设“勾当店宅务”一名(负责人)“勾押官”各三四名(副手)“掠房钱亲事官”(业务人员)各四五十名,负责招租、收租。店宅务每日需要登记的账簿多达28种,包括旧管入库簿、月纳簿、退赁簿、赁簿、欠钱薄、纳钱历、减价簿、出入料薄、欠官物薄等。官府对租赁店宅务公屋之人有严格的资格审查,规定店宅务的管理者、工作人员、在汴京拥有房产的市民均不得租赁;同时,禁止租赁者转租房屋.对租户自行改建房屋、添修部分建筑物产权归属,官府亦立法加以规范。规定:“赁官屋者如自备添修,店宅务无得旋添漱钱,如徒居者并听拆随。”
——摘编自吴钧《宋朝的廉租房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廉租房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北宋实施廉租房制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