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

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    ②欧洲完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

③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④玉米等作物通过不同路径传入亚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D 【解析】 从图示来看,当时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联系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贸易状况可知,当时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玉米等作物通过不同路径传入亚洲。①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18世纪六十年代开始,18世纪初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含有②的A、B、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这一认识客观上

A. 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B. 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

C. 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

D. 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查看答案

“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

A. 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B. 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C. “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

D. 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

 

查看答案

明清时为解决外地经商的困难,提高商业竞争力,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兴起,尤以徽商、晋商、粵商等十大商帮最为著名,他们在各都市、市镇建立“会馆”,并进而构筑严密的商业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 地缘意识更加突出

B. 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C. 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

D. 重农抑商政策加强

 

查看答案

顾炎武《钱粮论》(上)载:“今来关中,自樗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何以故?则有谷而无银也,所获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这反映出

A. 赋役货币化加重农民负担

B. 政府调控失当粮价暴跌

C. 高利贷盘剥使民众贫困化

D. 贸易逆差导致白银锐减

 

查看答案

明朝万历年间,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 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C. 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