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顾炎武《钱粮论》(上)载:“今来关中,自樗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

顾炎武《钱粮论》(上)载:“今来关中,自樗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何以故?则有谷而无银也,所获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这反映出

A. 赋役货币化加重农民负担

B. 政府调控失当粮价暴跌

C. 高利贷盘剥使民众贫困化

D. 贸易逆差导致白银锐减

 

A 【解析】 “有谷而无银也”等字眼强调的是白银的减少,是贸易逆差加大才导致了白银大量外流,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没体现出赋役货币化加重农民负担以及政府调控失当粮价暴跌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使民众贫困化的是白银锐减而非高利贷盘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万历年间,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 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C. 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查看答案

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

A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B.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

C.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

D.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

 

查看答案

宋代官田招佃,往往张榜招募流民,采取自愿原则,并订立租佃契约,同时规定如果佃农不愿继续承佃,要求退佃和迁徙,官府不得无理阻拦。据此可知当时

A.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

B. 中央对地方权力失控

C. 租佃双方毁约现象严重

D. 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

 

查看答案

《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 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B. 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 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D. 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查看答案

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

A. 坊市制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B. 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C. 坊市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D. 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