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A. 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
B. 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C. 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D. 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下表是我国1957—1960年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由此中共中央
|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 1957年 | 43.3% | 31.2% | 25.5%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
增长率 | -22.8% | 47% | 223% |
A. 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 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 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 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向各个民主党派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事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该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 全面内战揭开序幕
B. 战略态势明显转
C. 内战局势已然明朗
D. 北平即将和平解放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
A.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贼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
①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愿望
③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④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等。其中“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的实践活动主要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