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史志资料显示: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一机一...

明清史志资料显示: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由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

①江南市镇经济繁荣

②纺织业显著发展

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④存在自由劳动力市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C 【解析】 试题 此题考查中国明清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之际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现象,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势力十分强大,封建阶级对资本主义萌芽摧残严重的阻碍了它的发展,并且使得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十分的微弱,并没有能力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所以不能选择包含③的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A. 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B. 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 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 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查看答案

《朱子语类》: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辩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知行合一”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存天理,灭人欲

 

查看答案

班固曰: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材料表明

A. 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

B. 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

C. 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查看答案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制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C. 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D.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