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3月5日孙中山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

1912年3月5日孙中山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今者满庭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此令!”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

A. 改良社会风气

B. 恢复汉族传统

C. 推翻专制统治

D. 革除满清恶俗

 

A 【解析】 依据材料“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改变社会风气,故A正确;由材料可知其主要目的是改变社会风气,而不仅仅是为了恢复汉族传统,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封建专制问题,故C错误;“革除满清恶俗”是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0年,与西方相比,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男女工人收入较低,平均工资是银元5元左右(月薪)。而农业相对发达的直隶(京津地区),普通农民的总收入,即使在年成好的年头,每人也只有18元。这说明当时

A. 直隶地区经济发展优于上海

B. 上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 新生产方式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

D. 男女工人收入差距日益缩小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烟叶已经成为商品性的农作物,1844年,烟叶的出口数量为2.4443万担,1894年为11.3886万担。导致烟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A. 鸦片战争使国内战乱不断

B. 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求

 

查看答案

明代内阁大学士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在“票拟”上,上呈给皇帝供皇帝参阅,皇帝批阅同意后把“票拟”交给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和用印,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这一规定

A. 弱化了君主权力

B. 扩大内阁决策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使辅政制度完善

 

查看答案

《宋史》创立《道学传》,认为“道”盛于三代,昭于孔子,及于孟子,孟子没而无传,千余年后,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这种认识

A. 突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

B. 混淆了儒家与道家思想

C. 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D. 阐明了道学的发展历程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设铁官管理铁的冶炼、铸造和贸易,共49处中今山东占了12处,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118处,江南、剑南二道有51处,占43.2%。这反映出

A. 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

B.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C. 全国矿产分布不均衡

D. 唐代冶铁业发展较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