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1913年 1921...

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C.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是在1921年以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在1918年到1921年,故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是从1927年开始的,故排除B项;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故排除D项。1921年开始,为了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混乱和错误,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问题与主义”之争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A. 全面近代化

B. 救亡图存

C. 工业化

D. 自由化

 

查看答案

在《青年杂志》创刊时,陈独秀向读者声明:批评时政,非其旨也。那么,其旨在

A. 推动思想启蒙    B. 鼓吹政治革命    C. 倡导文学革命    D. 宣传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

A. 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B.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C.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 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查看答案

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后来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表明

A.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B. “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

C. 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

D. 华夷观念被打破

 

查看答案

下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逐渐解体地位较低

B. 经济形态④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C. 经济形态②③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 经济形态⑤在抗战时期因战时体制迅速膨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