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逐渐解体地位较低
B. 经济形态④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C. 经济形态②③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 经济形态⑤在抗战时期因战时体制迅速膨胀
1931年9月,国民政府实业部颁布的《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规定,“凡中华民国人民研究工业技术,对于工业上之物品或方法首先发明者”,可依本条例“给予专利权10年或5年,前项专利权以全国为区域”。这一举措
A. 是抗战时期的应急措施
B. 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D. 限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1929年日本片仓日华蚕丝会社派人到无锡抬价收茧,“较诸本县(无锡)茧业协会议决之限盘每担五十元,竞超过三十元”。此次茧价上涨( )
A. 保证生产原料来源充足 B. 影响民族资本发展壮大
C. 反映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D. 促使日企完成市场垄断
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
A. 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B. B.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
C. 传统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
D.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下表为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统计的上海进口货物数据表,表中数据的变化能表明
时间 | 进口货物 | 总值 | ||
鸦片(%) | 棉布(%) | 棉纱(%) | ||
1850年 | 54% | 34% | 6% | 390.8万元 |
1870年 | 34% | 50% | 6% | 6457.4万元 |
A. 清政府强化抵制鸦片进口
B. 近代中国外贸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C. 中国传统纺织业走向衰败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取得较快发展
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商部,这改变了中国几千年重农抑商的传统;清政府还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商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这些措施表明清政府
A. 国家的机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B.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开展“实业救国”维护专制统治
D. 为工商业者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