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汉武帝“徙郡国豪富至茂陵,赐迁徙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当时山东临淄有的强宗大族,还被迫离开故地迁居到几千里地以外的江南会稽。这一举措
A. 汲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B. 增加了财政收入,壮大了军事实力
C.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朝廷力量
有学者指出,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秦朝的“基因缺陷”指的是
A. 强力推行重农抑商
B. 实行皇位世袭制度
C. 以郡县制控制地方
D. 不合理的治理方式
韩非子在实践基础上将其理论加以完善,提出要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大一统集权国家。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理论相符的是
A.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B. “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C.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春秋后期,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的变化。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是
A. 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B.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 工商食官制度走向衰落
D. 贵贱等级界限已被打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人类太空技术的发展和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应用,太空己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之后的第四个生存空间,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时间 | 国家 | 重大航天成果 |
1957.10.4 | 苏联 | 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 |
1958.1.31 | 美国 |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 |
1961.4.12 | 苏联 | 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
1961.5.5 | 美国 | 宇航员谢泼德乘水星3号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人 |
1965.11.26 | 法国 |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I)号人造卫星 |
1967.4.23-24 | 苏联 | 宇航员科马洛夫乘联盟1号遇难,第一次航天飞行事故 |
1969.7.16-24 | 美国 |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实现第一次载人登月 |
1970.4.24 | 中国 | 设计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1971.4.19 | 苏联 | 发射成功世界上引一个空间站“礼炮一号” |
1972.12.6-19 | 美国 | 阿波罗17号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载人登月任务 |
1975.7.17 | 美国 | 阿波罗飞船与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太空对接。 |
1975.15-24 | 美国苏联 | 阿波罗18号/联盟19号第一次国际合作性的对接任务 |
1981.4.12 | 美国 | 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
1962.2.20 | 苏联 | “和平号”空间站第一个舱发射成功 |
1986.1.28 | 美国 |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七名航天员全部罹难,包括一名女教师,这是迄今最惨重的航天事故 |
1999.11.20 | 中国 | 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行成功。 |
材料二 美国著名空间科学家玛·布劳思在一次访谈中指出:“阿波罗计划促进了计算机工业的迅速发展,该产业的收益从1969年的10亿美元,增加到1972年的80亿美元。”“阿波罗计划对于美国社会的推动作用是值得历史学家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曾任美国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总指挥的汉斯·马克这样评价阿波罗计划。“肯尼迪总统的愿望实现了,只是代价过高、可以说,阿波罗计划是一份难以继承的遗产。”……由于登月竞赛美国的最终胜利,对苏联内部的自信心产生了瓦解作用,也对苏联的最终解体产生了间接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强调“和平演变”的作用,却忘了“堡垒总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冷战中的美苏载人登月竞赛》张弛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历程的特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以上特点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
国家观念是一定时期人们对国家的认知,不同时代国家观念的内涵不同。
材料 中世纪的欧州,教权不断扩大。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基督教神权国家观(教权至上)成为国家观念最显著的特征。14、16世纪,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主张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第一次提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根本属性,主权是超乎公民和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国家则是由许多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具有一种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主权具有绝对性、永恒性特征,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受限制。15、18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逐渐发展起来。英国思想家洛克发展了国家观念,强调代表人民意志的议会主权至上。卢梭的“人民主权说”成为西方不可超越的主权理念……在国家权力结构中“人民意志”被赋予更高的地位,为国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与效忠莫定了基础。
——摘编自姚璐《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观念的擅变》
阅读材料,对西方“国家观念”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
(要求:包括趋势、阐述和结论三个部分;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