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卢梭所强调的自由是社会自由,“自然的自由”术语不过是刚刚演变为人的猿身上尚未彻底褪去的尾巴。他把社会自由看作是受公意约束着的,“惟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据此推断,卢梭的这一观点
A. 利于政治权力相互制衡
B. 保证个人权利不受侵犯
C. 体现开明专制的政治观
D. 体现“社会契约”思想
(加试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指出:“没有人可以想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
B.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理性
C. 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而得到的
D. 知识是人类运用自己的理智进行独立思考
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本意在于
A. 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
B. 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
C. 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
D. 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这反映出
A. 文艺复兴运动歌颂自然与人性
B. 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
C. 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
D. 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
晚年的柏拉图认为,“法律是上帝籍以传达其命令的声音,任何城邦都应受法律的支配,而不应受某一统治者或特殊利益集团的支配”;亚里士多德则主张“法律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祇和理智的体现”。这些认识反映出
A. 基于神性的法治理念不断完善 B. 遵从法律能够战胜人性之恶
C. 法律的使命在于保护集体利益 D. 人文精神是西方法治的源头
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 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 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 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 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