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总统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三条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其国会之组织及选举法,由参议院定立。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编

材料二  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者有1.5亿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9月20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

——摘自朱健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部法律颁布的时间及其法律的性质。

(2)指出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所体现的原则、统治权力分工规定所体现的思想,以及材料二中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

(3)综合上述材料,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部法律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1)时间:1912年;1954年。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原则: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思想: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 (3)历史地位: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或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政体的确立);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得出这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根据材料二“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可得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根据“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得出其原则是人民主权。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总统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可得出其思想是分权与制衡。根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3)其地位可根据所学回答二者各自的影响即可。主要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摘自薛福成的《筹洋刍议》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叶,面对民族危亡与重建国家的双重任务,在经历了种种思潮和运动的激烈碰撞以后,中国人否定了西方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近百年衰败化、半殖民地化的趋势和分裂战乱局面结束。

——编自马克㙓等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

——(美国学者)费正清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提及的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并“贻害于无穷”的两大特权,并简析“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百年衰败化、半殖民地化的趋势和分裂战乱局面结束”具有的世界意义。归纳指出在费正清看来,“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的意义所在。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

材料中说到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A. 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B. 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关系

C. 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 经济政治逐渐一体化关系

 

查看答案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在澳门如期举行了政权交接仪式。这一事件表明

①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②开创了澳门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③中国的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④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为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中三个值得注意的握手细节。这一“握手细节”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中国

A. 外交空间的逐渐拓展

B. 与美关系的逐步改善

C. 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

D. 不结盟政策正式形成

 

查看答案

89岁高龄的申纪兰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共和国史上惟一的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她参加审议、讨论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

A. “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