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

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礼仪规范不断完善

B. 等级制度趋于森严

C. 专制政治走向极端

D. 丞相权力逐渐削弱

 

C 【解析】 题干中的意思是,汉朝,皇帝为丞相起立相迎;晋朝、六朝以及唐朝,君臣都是坐着的;只有宋朝,皇帝坐着,大臣站着;元明清时期,大臣必须跪见皇帝。丞相地位变化的实质其实是专制皇权不断强化并走向极端,故C项正确;君臣相见的礼节在不断地完善不是实质问题,而是一个外在的表象,故排除A项;封建等级制度越来越趋向森严并没有将皇权与相权间关系的实质问题概括出来,故B项错误;丞相权力逐渐削弱不是实质,只是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的表现,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某皇帝宣布废除中书省,原属中书省的六部归皇帝直接管理。万官之首分散为各部的长官尚书,权力得以分散。据此判断该皇帝是

A. 唐太宗

B. 宋太祖

C. 明太祖

D. 雍正帝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介绍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材料说到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查看答案

《资治通签》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此材料直接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A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减少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凡居此官者,大率皆以督察藩国为事”;“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为百代不易之良法”。此学者所说的这一“良法”

①用以巡视和监察地方政事

②以小驭大,虽位卑且权重

③代表社会有效地履行职责

④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